查看原文
其他

周晋峰谈“生物多样性保护对人类健康的意义” | 世界卫生健康论坛

绿发会 中国绿发会
2024-08-23

关注中国绿发会,订阅绿色未来


2021年11月20日,中国绿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周晋峰博士受邀以“生物多样性保护对人类健康的意义”为题在首届世界卫生健康论坛(WHF2021)上发言。受疫情影响,本次会议于线上举办。


WHF2021由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主办,将“建立有韧性的公共卫生系统”定为主题,旨在促进跨国跨界合作,为决策制定者提供政策建议。中国绿发会生物与科学伦理工作委员会(the Biological and Scientific Committee, BASE)现特将周博士的现场发言整理成文字分享如下。


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层次,一个是基因多样性,再是物种多样性,最后是生态系统多样性。刚才很多专家已经谈了气候变化与健康的重要关系,那么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是个什么关系呢?气候变化是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因素,生态系统包括气候、环境及其他很多因素,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1/3,而气候多样性是生态系统多样性的1/10或者1%。生物多样性中占比这么小一部分的气候的急剧变化——所谓的急剧变化只有1.5度的变化,就会对人类的健康产生重大的影响。


如此说来,整个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健康会有多大的影响?影响是非常巨大的。它分三个层面,第一个层面是直接影响我们人类的健康。人类70%以上的传染病都来源于自然,包括艾滋病、埃博拉、寨卡,以及这一次的COVID-19。人类向自然的无限制的扩张活动,导致了自然界中大量的细菌病毒向人类的迁徙,这是生物多样性对人类健康的第一层面的最直接的影响。


第二个层次是食品。食品对人类健康也有非常重大的影响。食品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体现在两个层面,一个是粮食安全,一个是食品安全,就是safety和security。具体来说,我们日常吃的所有的食品,由于抗生素污染和农药的残留,都会对我们健康产生重大的影响。联合国粮农组织(FAO)专门有一个机构就是研究农业的生物多样性的。食品对人类的长期影响和短期影响都是重大的。食品中抗生素和农药对于人类健康的影响都不比气候来得小,都会产生持久的重大影响。


第三个层次就是环境。除了其他专家提到的温度、气候的因素之外,还有比如说空气,自工业文明以来,大气的氧气、二氧化碳含量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,这虽然对高等动物、哺乳动物包括人的影响不那么明显,但是对整个生态系统,从而间接对人的影响都是非常巨大的。比如不起眼的一盏路灯,就会带来光的污染问题。过去,我们常会看到路灯底下有死掉的大批昆虫,现在看不到,为什么?不是路灯的光污染没有了,是昆虫的数量大幅度减少了。


德国开展了一项针对5个国家保护区持续20多年的长期研究,得出的结论是什么?在德国的保护区里边的传粉昆虫在20多年里丧失了将近80%,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是巨大的和惊人的,这是对人类生存有根本影响的一个发现。我们刚才讲到气候在1000年10万年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,如果我们看生物多样性的话,在6500万年前第5次生物大灭绝之后,这次发生的第6次生物大灭绝是非常惊人的,它的速度大大超过以往。如果说温升在一张图上能画出来,那么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速度则超过了正常的100倍乃至1000倍,它带来的影响和变化是非常显著的,是难以在一张图上表现出来的。这种环境的综合影响,我再举一个例子就是紫外线,蒙特利尔议定书中科学家发现了地球上紫外线的急剧变化,是因为人类工业文明导致的臭氧层破坏,那么如果这个变化持续下去的话,紫外线的强度不光能杀菌,还能杀掉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命。


环境中除了气候以外,还包括光、大气、土壤,整个人类的栖息地都面临着工业文明带来的巨大影响。我们的河流在过去都是自由流动的河流,它养育了地球整个的人类的生态系统,但是今天,几乎每一条河流上都建了无数的坝,生命不能够自由地流动。大家知道很多水生物要溯流产卵,要迁徙,现在这些都被阻断了。


我们今天面临的是工业文明带来的生物多样性的全面改变,气候只是其中的1%,这些根本的变化对人类的生存都是非常严峻的威胁。有些是我们能感知到的,像新冠疫情,我们马上就感觉到了;像气候变化,越来越多的人也感觉到了,但我们整个的生物多样性所面临的更加急剧的变化是6500万年以来最严峻的。



从1992年签署《生物多样性公约》以来,人类一直在全力以赴地致力于让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速度放慢一点。我们不是保持生物多样性,不是提高生物多样性,也不是恢复生物多样性,我们是让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速度放慢一点。2015年中国政府向联合国交出的联合国千年计划报告,中国在八大任务中只有一项任务,7b项“生物多样性丧失速度放缓”,中国政府的答案是没有完成。中国政府努力了15年没有做到,全人类努力了几十年都没有做到。2010年联合国又提出了10年的爱知目标,制定了全面阻止生物多样性丧失的计划。但是在今年昆明COP15前,绝大多数科学家对于爱知目标完成度的评估结论是什么?是没有一项任务我们全面地完成了。现在很多科学家政治家在今年的COP15上讨论,要推出新的2020后生物多样性框架,用来指导未来我们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。讨论非常激烈,也有了很好的结果,《昆明宣言》就这样应运而生。首先,我们应该肯定首脑们达成这个宣言是很不容易的,为我们的未来指明方向,但是有的专家说它不够具体,太笼统太泛泛而谈了,有的专家说它不够雄心勃勃。面对这么巨大的挑战,我们应该树立一个像1.5℃一样的雄心勃勃的具体的目标。在明年4月召开COP15第二阶段会议之前,全球还在不断深入地研究怎么制定爱知目标之后的目标。有的人希望雄心勃勃,有的人希望脚踏实地,有的人希望至少保证所制定的绝大多数目标可以实现,讨论仍然在继续。


那么我们中国现在的情况到底怎么样?首先,在工业污染对环境、对生物多样性的冲击这一场大战之中,我们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。我们的工业污染水、气、土系列的法规的制定,大规模的开展工作,有了显著的成果。但是生物多样性问题带来的挑战比气候危机更加严峻,我们还远没有达到让生物多样性丧失速度放缓这样的一个目标,我们还远没有实现对它的保护。有人说我们要保护地球,其实需要保护的是人类的栖息地,或者说保护我们的地球。保护人类的栖息地这件事,时至今日我们还仍然没有看到曙光。中国应该说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下,开始引领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潮流。我们这一次的COP15大会主题是“生态文明”,是“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”,这就区别于以前,一讲生物多样性,大家就觉得是濒危物种保护。其实,濒危物种保护,人类对个别明星物种的保护,现在看来要调整了,它是片面的,我们应该保护的是人类的栖息地,我们应该保护的是我们的生存环境。还有就是以前的常规做法:基于保护地的保护。我们划定出特定的保护区,加大力度对其进行保护,这一点很重要,这比濒危物种的保护要正确,甚至说要正确得多。但这也是远远不够的,我们应该保护整个人类的栖息地。在这些方面,我们在思想上、在行动上,以及在人民的参与上都远远地走在了世界的前列,比如这次的COP15,我们中国有45万人在线观看了会议,有上亿人次在线阅读、了解、学习和关注这一问题,我们真正开启了“人民的参与”。地球今天面临的不管是气候危机还是生物多样性危机,都是人类的工业文明所导致的,我们人民的参与才是这一次改变的开始。



更多相关信息,敬请关注“绿会融媒”。“绿会融媒”是由约50个平台组成的融媒体矩阵,旨在传播生态文明、推动绿色发展、提升公众科学素质、保护生物多样性,应对气候和公共健康危机,助力“碳达峰”和“碳中和”目标的实现,进而推动地球生命共同体建设。


(发言稿未经本人核实,仅供参考。)


文/Maggie 审/Samantha 编/angel


往期回顾

周晋峰: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|世界卫生健康论坛

周晋峰受邀参加首届世界卫生健康论坛 | 绿会BASE“同一健康”



分享是一种美德、关注是一种智慧

公益项目详情请↙↙↙点击“阅读原文
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中国绿发会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